紫牛基金创始人张泉灵曾把罗振宇(微博)、Papi酱、马东比喻为视频创业领域的“春天”、“夏天”、“秋天”:罗振宇把内容创业带进了春天,papi酱一条广告2200万的热度让整个短视频行业沸腾,而马东的创业则证明了头部内容赢家通吃。但是“秋天”的凉意并没有让视频领域的创业者停下脚步,短视频项目依旧纷纷涌现出来。
新一轮短视频创业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上个月,彩贝财经、每日开眼Eyepetizer、一条视频、陈翔六点半、何仙姑夫等短视频项目先后获得融资,融资金额从数百万人民币到上亿人民币不等。一下子打开了短视频投资沉寂已久的僵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短视频创业者中,媒体人独树一帜,成功概率更高。
对于媒体人来说,短视频创业是“近水楼台”。媒体人自身的名人优势、人脉优势、营销能力,加上媒体人原有的内容积累,从文字到视频的转型有很多相通之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都是媒体,只是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不同。
为什么偏要做短视频?
原《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苗炜离开了纸媒,投入到视频创业大潮中。信息传播方式的大变革让这位媒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视频好歹有个起始门槛儿,不是每个人都能拍视频,作为一个饭碗来说,我觉得可能视频这个饭碗,从技术角度来说比写字儿稍微有点难度,也更牢固一点儿。”
与文字、图片相比,视频的门槛的确更高,但如果从整个视频的纵向历史来看,人们消费视频的门槛却是最低的时刻。
高清、大屏移动设备普及度越来越高,4G和WIFI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移动设备带来了诸多新式内容,人们可选的视频不再局限在电视节目或者视频网站。与文字、图片相比,视频的门槛的确更高,但如果从整个视频的纵向历史来看,人们消费视频的门槛却是最低的时刻。
而视频当中,短视频更适合碎片化的阅读趋势,也更适合当前轻量级内容的消费习惯。Talkingdata《2015移动视频应用行业报告》显示,在所有移动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款数最少,仅占6.1%,但用户数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同比增长401.3%。可见短视频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受欢迎程度。而根据自媒体广告分发平台微播易的数据,从2016年春节开始,在其所接到的客户订单中,对于短视频需求已经超越微博,其中40%的头部订单具有短视频配备。
短视频创业还有机会吗?
看到Papi酱的火爆之后,自媒体大号同道大叔也坐不住了。
“2016年之前,我们没有做过视频内容,也没有接触过短视频领域。2015年,我们新媒体 渠道,主要的负责人加起来只有3个人,与大多数自媒体一样,面临着人力的投入、内容的转型、商业变现等多方面问题。”同道大叔说:“我们微信500多w的粉丝积累靠了大概5个月左右,而papi酱的几百万粉丝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短、频、快的视频内容,传播速度是同比图文内容的3倍。”
不过,同道大叔坦言自己在短视频路上遇到了一些坎儿。他意识到,除了内容,视频节目能否持续更新、能否与内容分发平台顺畅沟通、用户在不同端口的不同特点等都是影响短视频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的确,和其他创业领域一样,短视频创业也有两个必然经历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平台和市场刚刚搭建完毕,好内容稀缺。这时候敢于吃螃蟹的创作者能享受到第一波红利。当第一批胜利者的成绩被大肆渲染,跟风者陆续进场时,第二阶段也拉开了帷幕。内容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呈现爆发状态,好内容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资本涌入,内容本身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资本能力、分发能力至关重要。
内容方面,过了满地黄金的内容空白期,粗浅的搞笑卖萌、吐槽鸡汤再也难以维系粉丝的长期粘性,看似降低门槛的拍摄设备也需要在镜头和剪辑上有更加专业的运用。
运营方面,无论创业者选择多平台广撒网还是单平台独家合作,与平台直接的博弈都是必须面对的。而如果没有“爆款”头部内容,如何维持视频系列的更新频率、视频质量、资金支持则是关系到创业团队生死存亡的问题。Papi酱在美拍成名之后,迅速全平台分发,覆盖了微博、微信、各大视频网站、弹幕网站等等。
当然,Papi酱也无疑是个成功的IP,IP化是短视频运营的捷径。二更在今年1月出版首部IP作品《陪你说一世晚安》,创始人李明也曾和媒体透露他们在筹备拍摄自己的电影;今年4月份上线的刻画视频,也在创立初期就推出了版画售卖。IP化之后,视频内容变得无可替代,创业者也便有了与资本谈判的更高话语权。
商业化方面,目前短视频的可想象空间集中在广告和电商层面,网红孵化、打赏模式也是变现的方式之一,不过这些都不是“个体户”可以轻易控制的,专业的商业化团队,长期的商业资源积累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