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企业合作的机制化分析入手,解读当前金砖国家中小企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跨境电商的特征提出金砖国家中小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合作的现实途径。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与成长阶段的企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同,但总体来看,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数都占很大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渐汹涌的今天,外向的国际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国际合作。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国际合作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技术互补与资源整合。企业国际合作的机制化则是一个“化零为整”的整合过程,有利于将地理上分散的各国企业集合在一起,产生集群效应,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回避特殊技术和商标的使用成本、买方的不确定性及政府的干预措施,确保商品品质并利于实施市场差别价格,有效控制投入物(包括技术)的供给及销售的条件,企业间相互补助。
但如前所述,由于中小企业的局限性,要实现机制化的国际合作较为困难。特别是对金砖国家来说,情况更是如此。由于金砖五国或相距遥远,或交通不便,即使它们之间互补性很强,但交易成本过高阻断了金砖中小企业合作。
正如国际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约瑟夫·奈指出的那样,金砖国家在享有巨大经济合作潜力的同时,仍旧面临着黏合力薄弱的问题。中小企业尤为如此。具体而言,金砖国家中小企业合作成本过高主要缘于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走出去”的资金支持。
金砖国家的中小企业大多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参与贸易融资的实际准入标准仍旧过高。同时,融资审批手续耗时冗长、效率低下成为金砖国家各商业银行的通病之一。信息不畅,平台缺失,使得金砖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处理中小企业的借贷申请时,往往瞻前顾后。
2.通关成最大壁垒之一。
当前金砖国家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针对小额进出口税制的系统化管理,申报流程的繁琐与小额进出口受管制过严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面临严峻考验。货物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难以支撑。
中小企业在物流配送渠道的选择上,大多囿于资金限制而无力建立独立完整的仓储供应链,并转而采用专线物流、邮政小包、国际快递等方式。这个时候,国家、地区内部以及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跨境贸易的顺畅与否。
整体来看,尽管金砖五国尤其是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而言缺陷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中国外,金砖成员国大多没有建立起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物流园区、技术装备等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6~2017》,当前金砖五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基础设施分项均落后于本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这表明,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联通情况与本国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制约了中小企业贸易合作。
4.缺乏公共服务支撑。
基于境内外信息联通的多层次、全方位公共服务是企业跨境合作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其中政府与行业协会应当发挥领衔作用。但当前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却成为金砖五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境合作的短板。受资金限制,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信息收集渠道狭窄、中介费用偏高的困境。正因如此,海外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人才引进等必要的前期准备无法顺利进行,中小企业之间也无法建立良好顺畅的信息互换渠道,开展外贸合作的机会大大减少。另外,国际贸易规则普及不够也进一步制约了金砖国家中小企业顺利“走出去”。
金砖五国之间虽已在双边层次上两两建立起了一些贸易合作机制,但仍然缺乏多边层次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要克服地缘分割、信息不畅等困难,在广袤的全球市场上寻找到恰当的合作伙伴,并建立起稳定可持续的经贸关系,就要考虑另辟蹊径,不囿于政府主导下的官方合作机制,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降低利润成本,释放盈利空间,增强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目前,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基础设施已初现雏形——互联网和基于互联网之上的正处在发育过程中的各类云计算平台,将有可能成为提供公共计算服务的巨型计算中心。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金砖五国均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网络基础设施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有望成为未来商业的主流,成为金砖国家克服地理劣势、开展中小企业合作的有益途径。
金砖五国中,除了南非的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外,其余四国的跨境电商发展近年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巴西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28亿美元,电子商务普及率为39.8%,年复合增长率为17.6%;印度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130亿美元(增长32%),网络消费人群数量达2500万,复合年增长率为30%;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20.2万亿元,增长23.6%,“十二五”期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了2.8倍,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6年俄罗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9200亿卢布(约合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跨境电子商务(俄进口)总量达到3018亿卢布(约合51亿美元),同比增长37%,约占俄电商市场总规模的33%。
从金砖五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来看,跨境电商在金砖国家内的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前景十分广阔。
不过,问题也同样突出:跨境电子商务连接了买卖交易双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及移动支付、物流仓储配送、海关、商检、保险等一系列环节,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对于金砖国家而言,交通基础设施、通关、金融成本等现实问题仍是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商不得不啃下的“硬骨头”,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构建联系紧密的企业网络组织,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实现企业合作的机制化与常态化,显然金砖国家现有的跨境电商体系还有待实现进一步的整合与完善。
如何完善现有的跨境电商体系,助推中小企业机制化合作的形成?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eWTP(ElectricWorldTradePlatform)设想中寻找答案。
金砖国家自身的发展水平相对低于现有的发达经济体,中小企业的腾飞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因此eWTP对于金砖国家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它将从根本上转变中小企业之间的点状共生模式,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基础性门槛,推动实现金砖国家中小企业合作的常态化与机制化。
当今世界迫切地需要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贸易规则。在传统的全球贸易结构里,20%的跨国大企业把握了80%的世界经济话语权,而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中小企业、个人网商已取代跨国大企业成为世界贸易主体。金砖国家中小企业之间加强机制化合作是提高市场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互联网 ”的兴起提供了一种新资源和新能力,为企业发现价值、创造价值、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基础和途径。眼下,金砖国家跨境电商的推进需要借助一个更高的平台,在多方参与下实现资源整合,并找准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着力攻坚。eWTP设想可以成为金砖国家中小企业合作的“中国方案”。